设为标签?方便下次阅读

首页> >

第三章|出镇上山 (2 / 2)_

        目光落在清渊与另两个少年身上:「你们三个以背为主,看我手势配合。边走边讲名,记得住就是你的,记不住也别问三遍——山上问太多,耳朵会漏。」

        车队再动。一路由石土转为碎石,路肩时有枯枝刮过车篷。清渊照兄长叮嘱把布垫塞好,免得勒肩。旁边一位年长药童低声道:「季婆婆严是严,讲得准。你多记sE、形、脉、气四字,认草快。」

        清渊点头,心里把四字默了几遍,眼睛却忍不住往外看——远处Y蓝的前岭像一条卧兽,云影缓缓推过,山脚有白鸟惊起,像撒开的一把盐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碎石路,马车停下。两名车夫守车马,不再上山;上山队共七人——季老、三名药童、三名背工,背工是清渊与两名港口少年。众人换上护腿、系好绳索,按次第入山。

        将近午时,行至一处溪湾边换路。季老一抬手:「卸具,背箩检一遍,水囊添满。」她蹲在溪石边,手指拂过一丛贴地的小叶,淡淡道:「止风叶,叶缘锯齿细、折之有清香,主散风止痉;破瘀根,皮赤纹细、断面见r白丝,主行瘀止痛——两样只取其半,留根不绝脉。」

        她不看众人,只把语句投在空中,语速不快,像把一枚又一枚石子丢进水面。清渊背着箩站在侧边,盯着叶缘与根皮,心里把「sE、形、脉、气」四字对着她说的每一个细节安放——多听,多学,少问。

        山风带着冷意,路再上两折,众人到了山腰一处半月形的平坳,旁边有泉口渗流。季老巡了一圈,点名分工,乾脆利落,三名药童开始处理先前采摘的药材,三名少年搭灶、拾乾枝、汲水。

        「药膳我口令,你们照做。」她从早先采下的包裹里拈出几味:「不走燥烈,只固筋骨——山姜节三片、行血藤一小握、补脉根两节、止风叶三枚。泉水一锅,文火,见面起细珠便好,莫让大滚。盐半撮,米一把搭进去,乾粮泡汤吃。」

        火光T1aN着锅底,药香先是轻,再渐渐沉。清渊同另两个少年把背箩靠在灌木下,轮班去搬石、添柴。季老盯着汤面,见细珠均匀蹿起,这才让人分碗。

        清渊捧着那碗药汤,先觉一GU暖意从喉间落下,又在腰脊那一线散开;小腿的紧绷像被人顺着筋络抹了一把,呼x1也长了些。药童们把剩汤拌了乾粮分食,人人脸上都松了半分。

        季老抬眼看天sE:「再上到前头的坡脊就折回。」她目光一扫众人,又落在清渊的背箩上:「带子再紧一孔,走陡面时先外後内,脚下听口令。」

        清渊应声,把背带收紧,与另外两名背工一前一後押队,随着季老再往上行。山脊在前,风声密密,叶影翻动;他把呼x1稳在腰脊,默想回去後把今日所见所学,一一抄进纸上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米汤文学;http://m.nyuyun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

×

安卓APP测试上线!

一次下载,永不丢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