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>
上院班的钟在辰初末敲了一下,清渊踏进学堂,先在簿上画到名。执事随手取来一枚木牌,上刻「学舍三房六铺」。清渊在簿上按了指印,注明:平日留宿,休沐返家;遇黑旗与晚课延後,必留港。木牌冷冷的,他收进袖里。院里的沙坪还积着薄霜,桩林边的绳结沾了cHa0气。吴浪先到了,正把一截缆索抡在手里试力。他十二岁,b清渊高半颗头,臂膀厚实,笑起来牙白得刺眼。
「你来了,稳子。」吴浪把那截缆往桩上一搭,「昨儿观cHa0台的人在簿上写了你的名字,说手稳。我跟我爹说了,他只嗯一声——在港上,稳b猛值钱。」
「你也稳。」清渊答。
「我只是力厚,还不够稳。」吴浪坦率,「今日先生要讲三守之法,你说会不会又要我们站桩到腿麻?」
另一边,一个瘦长的少年提着器具箱走来,放下时手还在空中停了半寸,像怕碰响了什麽。那是苏温。他也十二岁,衣角乾净,眼睛像看药水那样专注。
「李清渊。」他忽然道,声音不大:「我们应该见过。上回你们上山采药那趟,我在季药师那边做背工。你走在前面,绳结系得很平。」
清渊愣了一下,觉得对方说的画面被雾气一吹就显出轮廓来:堤桩边的一字背箩,药铲敲石的声音,一个手指甲边有药渣的人,正把背带的褶皱抹平。
「也许真见过。」清渊说,「我那天背的是麻布袋里的石斛,怕散,绳要系平。」
苏温点头,嘴角很轻地往上掀了一点。「我叫苏温,澜稻乡来的。」
钟声第二下,先生入场。冬日里他的声音b平日更乾爽,像劈开了的柴火。「三守之法——凡身版。」他用炭笔在板上写下三行字:先养/後导/能守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